由于天然胶等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预期水平,不少巨头公司都开始重新评估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扬对公司经济效益的影响,并调低了预期收益。
米其林原首席执行官爱德华·米其林先生生前就曾说,“2006年轮胎制造商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较难达到预定的业绩目标。”普利司通日前也因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幅度过大,以及该公司美国俄克拉荷马工厂停产,而把今年收益目标由2月预测的1000亿日元大幅下调到650亿日元,削减幅度达到35%,仅相当于2005年实际利润额的64%。特雷勒堡首席执行官Peter Nilsson也说,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比预期严重,而且第二季度上涨趋势仍未能得到缓解,导致公司业务,尤其是汽车相关业务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加,并使得生产进度一度落后,目前公司正积极利用套期保值、产品结构调整和价格调整等措施,来抵消成本增加所带来的困难。
然而,德国大陆公司却表现得与众不同。大陆表示,今年的采购成本可能会上升到3亿欧元,而去年全年的采购成本才为2.11亿欧元,但他们仍预期今年会获得更高的营业收入和更高的收益。大陆公司CEO Manfred Wennemer表示,“因轮胎业务在公司总业务所占的比重还不到一半,其他各个部门会帮助公司实现预定目标。”